規范性文件草案征集意見

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送審稿)征求意見的公示

2020年10月27日 來源: 市農業農村局 作者: 字體:  

按照省政府新發展理念要求,為進一步明確農業種質資源保護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堅持保護優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原則,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0〕43號)精神,加強我市農業種質資源有效保護利用,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業人員草擬《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初稿)》,然后與市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反復溝通、修改、征求意見和修正,代市政府辦公室草擬了《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送審稿)》。

公示時間:2020年10月27日-2020年11月10日

聯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聯系人:邢建權

聯系電話:0316-2266096

電子郵箱:nongyeke@163.com


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

(送審稿)


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化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為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0〕43號)精神,加強我市農業種質資源有效保護利用,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明確農業種質資源保護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堅持保護優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原則,強化責任落實、科技支撐和法治保障,構建多層次收集保護、多元化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新格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到2025年,基本完成特有資源收集和保護,綜合開發利用有效開展。收集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總量由目前的46份增加到100份。各類農業保護區(保種場、原種場、種質資源圃等)總數量由目前的1個增加到3個,篩選特優農作物種質資源總數由目前的46個增加到55個,育成農作物新品種(品系)總數由目前的4個增加到10個。

到2035年,特有資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護,綜合開發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收集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總量達到150份,各類農業保護區(保種場、原種場、種質資源圃等)總數量達到5個,育成農作物、畜禽、水產新品種(品系)總數達到50個以上。

二、加強收集保護,實現應保盡保

(一)全面開展普查征集和搶救性收集。全面完成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活動,加強農作物種質資源和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的普查、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查清資源家底,完善保護名錄,確保資源不喪失。育種單位負責將通過品種審定、登記后的種子樣品提交省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單位進行保護。(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各縣(市、區)政府)

(二)加強關鍵環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提升市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中心建設,重點提高保存能力和安全性。加強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區、保種場和種質圃建設,加強種質資源活力與遺傳完整性監測,及時繁殖與更新復壯。(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市發展改革委等,各縣(市、區)政府)

三、強化鑒定評價,促進高效利用

配合省級搭建以品質、抗病、抗逆等重要性狀為主要目標的資源鑒定評價與基因發掘技術平臺。建立以作物或產品為主線,以項目或課題組為單元,統籌協調、分工協作的農業種質資源鑒定評價體系,提升鑒定評價水平和能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

四、健全體系機制,提升保護能力

(一)明確保護主體。認真落實國家統籌、分級負責、有機銜接的種質資源管理保護機制。明確市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和野生植物原生環境保護點。對公益性種質資源保護單位明確職責任務,各保護單位要健全管理制度,強化措施保障,加強相關種質資源的整理登記、安全保存、鑒定評價和共享利用。(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各縣(市、區)政府)

(二)加強管理與技術創新。積極探索創新農業種質資源組織管理和實施機制,鼓勵支持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社會組織和個人登記其保存的農業種質資源。推行政府購買服務,鼓勵企業、社會組織承擔農業種質資源保護任務。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建立集種質資源保護創制、新品種選育、種子種苗快繁和試驗示范于一體的種子創新體系。加強種質資源創制與育種技術創新團隊建設,把握種質創新和育種科研規律,形成穩定持續支持。(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等,各縣(市、區)政府)

五、強化開發利用,提升種業競爭力

(一)推進聯合開發。以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為目標,加強優異種質資源創制和突破性新種質研發。積極參加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引進優異種質資源和品種。組織開展小麥、玉米、棉花、蔬菜、雜糧等作物良種聯合攻關。(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

(二)搞好多形式利用。深入推進種業科研人才與科研成果權益改革,鼓勵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開展資源創新和技術服務。積極參與國家農業種質資源共享利用交易平臺,支持創新種質上市公開交易、作價到企業投資入股。鼓勵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開展種質資源收集、鑒定和創制,堅持公益性育種與商業化育種相結合,強化企業種質資源創新利用主體地位。鼓勵支持地方品種申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展一批以特色地方品種開發為主的種業企業,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各縣(市、區)政府)

六、完善政策支持,強化基礎保障

(一)加強資金支持。市縣有關部門通過現有資金渠道,統籌支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探索財政支持的種質資源與信息匯交機制,對農業種質資源庫、遺傳資源基因庫、保種場、保護區、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種質圃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種質資源調查、收集、保存、鑒定和利用等基礎工作,統籌現有資金渠道予以支持,保障相關工作持續開展。(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各縣(市、區)政府)

(二)保障用地需求。市、縣、鄉政府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要合理安排新建、改擴建農業種質資源庫(場、區、圃)用地。不得擅自、超范圍將畜禽保種場、水產保種場劃入禁養區,占用農業種質資源庫(場、區、圃)的,需經原設立機關批準。(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各縣(市、區)政府)

(三)強化激勵引導。對種質資源保護科技人員的績效工資給與傾斜,可在政策允許的項目中提取間接費用,在間接費用中績效支出不設比例限制。健全農業科技人才分類評價制度,對種質資源保護科技人員實行同行評價,調查研究、收集保護、鑒定評價、分發共享等基礎性工作可作為職稱評聘的依據,穩定人員隊伍。支持和鼓勵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建設農業種質資源相關學科。(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各縣(市、區)政府)

七、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管理責任

(一)落實主體責任。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全市農業種質資源管理工作,各縣(市、區)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業種質資源管理工作。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是種質資源保護的責任主體。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參照省級標準將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相關工作考核內容,細化任務目標。(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各縣(市、區)政府)

(二)加強規劃引領與監管。市農業農村、發展改革、科技、財政、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制定市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發展意見,明確目標任務,落實責任措施。各級審計機關依法對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審計局等)

(三)嚴格獎懲措施。嚴格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對在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與獎勵。對不作為、亂作為造成資源流失、滅絕等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市農業農村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重大情況及時報告市政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等,各縣(市、區)政府)

瀏覽量: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专区_99re热久久精品亚洲日本_激情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专区_久久性爱视频